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顧肝人生-1 病毒型肝炎

電視上常講
" 肝若是好 人生是彩色的 "
台灣人什麼不多, 肝病的人真的不少~
想當然爾, 工時常薪資少, 想著想著肝都硬了起來!

那怎麼保肝呢? 阿同伯保肝丸? 保肝酒 ?
怎麼想這兩種東西都會讓肝越來越硬而已....XD

一般來說, 肝病簡單分成幾種 :

1> 病毒性肝病 : 包括HAV~HEV 主要分成五種
2> 酒精型肝病 : 喝酒喝多了的人囉~!
3> 藥物或毒物性肝病 : 吃藥吃到肝壞掉~
4> 代謝異常型肝病 : 對某些物質代謝不良造成的肝病
5> 脂肪肝 : 嚴格來說不算是病~但是有些會造成慢性發炎


肝病的進程我簡單繪個圖來解釋一下 (圖ㄧ)

(圖一)

肝臟的發炎是肝癌最重要的因素。


人體的免疫反應就像是國防的武裝, 會將受外來病毒感染或是垂死的細胞清除。而當太急速的清除過大面積的細胞的時候, 人體會自動利用無功能的纖維母細胞進行空間的填補, 這就是肝纖維化的原因。而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肝臟的持續發炎反應。
那麼, 哪些因素會造成肝臟的持續發炎, 進而由肝炎變成肝癌呢?

我簡單的介紹台灣常見的肝病, 以及預防的方式。

1)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成五種, 分別是A型肝炎--->E型肝炎。(圖二)

圖二


台灣人最常見的就是A型肝炎,B型肝炎和C型肝炎。

台灣的飲食衛生條件改善之後, A型肝炎的患者有逐漸受到控制。而B型肝炎和C型肝炎則是經由血液或是體液(性行為)感染, 即使台灣人現在已經施打B型肝炎疫苗, 不過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約有95%以上感染過B肝病毒, 而約有25%人為帶原者。而B肝帶原者要切忌過度勞累並定期追蹤肝指數, 避免因病毒感染造成的慢性肝炎轉變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C型肝炎, 又稱非A非B肝炎, 感染途徑與B型肝炎類似, 台灣南部盛行率高, 有些鄉鎮甚至高達50%。C型肝炎跟B型肝炎類似, 即使B肝是肝癌的最大宗, C肝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感染C型肝炎患者不能掉以輕心, 建議比照B型肝炎定期檢查並且注意飲酒量及不要太過疲累。

總而言之, 病毒型肝炎是台灣人目前造成肝癌的最大宗原因, 請大家一定切記定期健診, 而肝炎病毒帶原者也須遵守良好的生活守則, 唯有自己好好保護自己的肝, 人生才會是彩色的。

第一篇就先跟大家簡單介紹病毒型肝炎, 接下去會分別介紹其他型的肝炎, 以及吃什麼最保肝~

請大家拭目以待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