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常講
" 肝若是好 人生是彩色的 "
台灣人什麼不多, 肝病的人真的不少~
想當然爾, 工時常薪資少, 想著想著肝都硬了起來!
那怎麼保肝呢? 阿同伯保肝丸? 保肝酒 ?
怎麼想這兩種東西都會讓肝越來越硬而已....XD
一般來說, 肝病簡單分成幾種 :
1> 病毒性肝病 : 包括HAV~HEV 主要分成五種
2> 酒精型肝病 : 喝酒喝多了的人囉~!
3> 藥物或毒物性肝病 : 吃藥吃到肝壞掉~
4> 代謝異常型肝病 : 對某些物質代謝不良造成的肝病
5> 脂肪肝 : 嚴格來說不算是病~但是有些會造成慢性發炎
肝病的進程我簡單繪個圖來解釋一下 (圖ㄧ)
(圖一)
肝臟的發炎是肝癌最重要的因素。
人體的免疫反應就像是國防的武裝, 會將受外來病毒感染或是垂死的細胞清除。而當太急速的清除過大面積的細胞的時候, 人體會自動利用無功能的纖維母細胞進行空間的填補, 這就是肝纖維化的原因。而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肝臟的持續發炎反應。
那麼, 哪些因素會造成肝臟的持續發炎, 進而由肝炎變成肝癌呢?
我簡單的介紹台灣常見的肝病, 以及預防的方式。
1)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分成五種, 分別是A型肝炎--->E型肝炎。(圖二)
圖二
台灣人最常見的就是A型肝炎,B型肝炎和C型肝炎。
台灣的飲食衛生條件改善之後, A型肝炎的患者有逐漸受到控制。而B型肝炎和C型肝炎則是經由血液或是體液(性行為)感染, 即使台灣人現在已經施打B型肝炎疫苗, 不過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約有95%以上感染過B肝病毒, 而約有25%人為帶原者。而B肝帶原者要切忌過度勞累並定期追蹤肝指數, 避免因病毒感染造成的慢性肝炎轉變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C型肝炎, 又稱非A非B肝炎, 感染途徑與B型肝炎類似, 台灣南部盛行率高, 有些鄉鎮甚至高達50%。C型肝炎跟B型肝炎類似, 即使B肝是肝癌的最大宗, C肝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感染C型肝炎患者不能掉以輕心, 建議比照B型肝炎定期檢查並且注意飲酒量及不要太過疲累。
總而言之, 病毒型肝炎是台灣人目前造成肝癌的最大宗原因, 請大家一定切記定期健診, 而肝炎病毒帶原者也須遵守良好的生活守則, 唯有自己好好保護自己的肝, 人生才會是彩色的。
第一篇就先跟大家簡單介紹病毒型肝炎, 接下去會分別介紹其他型的肝炎, 以及吃什麼最保肝~
請大家拭目以待囉!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營養滿點~吃香蕉~好 ^____^b

"來人~餵公子吃香蕉"
這句戲謔的台詞~現在可真是為了公子好阿!
香蕉呢~是台灣大宗的水果
俗稱, 北芭樂南香蕉, 你看壽山的猴子長得多健壯呢.....XD
香蕉, 又稱甘蕉或芭蕉,為芭蕉科單子葉植物大型草本植物,原產中國南方,印度,西印度群島,大洋洲等地區。相傳,1482年由葡萄牙人在新幾內亞發現,後由傳教士傳入西方及東方。中南美洲以香蕉作為代主食及主食地 位,稱其為黃金。印度因佛祖常吃香蕉,而得佛性,故稱智慧之果,印度人常採香蕉製成粉,來做麵包,沖牛奶,是當 地老人與小孩的食物。(1)
從行政院衛生署的官方網站上面可以查詢的到每一百克的蕉蕉的營養素包含了水分77.3公克,蛋白質1.3公克,脂肪0.2公克,碳水化合物23.5公克,纖維1.6公克,維他命A 2.3豪克,維他命B1 0.03豪克,維他命B2 0.02豪克,維他命B6 0.29豪克,維他命C 10豪克,維他命E微量,為中鹼性食物(PH值8.8),含胡蘿蔔素,硫胺 素,核黃素,去鉀腎上腺素等化學物質,鈣的含量是9豪克,磷24豪克,鐵0.5豪克,鎂23豪克,鉀290豪克,鈉4
豪克,鋅0.5豪克,菸鹼酸0.4豪克。(2)
有一則不算新的網路轉載, 裡面提到了吃香蕉的好處。
"吃蕉要吃黑蕉蕉 黑蕉蕉富含TNF可抗癌"
這篇文章的original來源是日本帝京大學藥學部的山崎正利教授發表了一篇名為 :
" バナナと免疫増強作用 " - 前田雅民,上田浩史,山崎正利: 新しい食品素材と機能,1997
其中探討利用了數種水果, 包括香蕉的萃取物, 對老鼠進行靜脈注射後發現,施打香蕉萃取物的老鼠明顯TNF-alpha表現量較其他組別的老鼠為高。 而另外有其他實驗也證實, 在腫瘤腹腔移植後的老鼠分別給與,或是不給與香蕉萃取物的飼料進行實驗。飼料中含有香蕉萃取物飼料的老鼠除了在抗腫瘤能力較控制組好, 且顯著的延長其生命, 而生存率為 3/10 (30%)。反之, 控制組則全部死亡。實驗證實了香蕉的確具有部份的抗腫瘤的潛力。
TNF-alpha (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是一種細胞激素, 可以誘導免疫系統的活化, 包括IL-1beta 以及IL-6等發炎前驅因子的表現, 並且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功能。(3)香蕉除了TNF-alpha外, 尚具有beta-胡蘿蔔素以及Vit C/E, 有抗氧化功能。而其中果膠糖可以刺激腸胃蠕動, 可增進排便的順暢度。而且因為香蕉的含鐵量高, 也相當適合女孩子食用。而香蕉因含鉀量高, 可抑制血壓上升, 適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但是腎功能不好的人則需要注意食用。
最近台灣也進入了香蕉的盛產期, 在日本大多是菲律賓產的臭蕉, 味道與口感與台灣全然不同。台灣香蕉果香
濃厚且蕉肉Q且扎實, 真的是蕉中級品。 也請大家多多食用國產蕉, 也給台灣蕉農一點掌聲鼓勵鼓勵囉!
參考文獻 :
(1) 台灣癌症基金會
(2) 行政院衛生署 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
(3) バナナ大学 (http://www.banana.co.jp/pro/special/immunity-activity.html)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簡談 白黎蘆醇 (吃葡萄可以不吐葡萄皮)
白黎蘆醇 (Resveratrol, RSV) 為一種多酚類(Polyphenol), 產生於葡萄果皮或是一些漿果果皮之中。一開始關於白黎蘆醇的研究主要在探討葡萄屬植物對於抗感染反應中發現的, 是一種植物抗毒素(Phytoalexin)。
或許大家對於白黎蘆醇相當陌生, 白黎蘆醇除了存在於葡萄以及漿果類果皮之外, 下列幾屬植物也含有相當程度的白黎蘆醇:葡萄屬(葡萄, 土葡萄等), 蓼科 (虎杖) , 豆科 ( 槐屬, 花生屬, 三葉草屬等)以及百合科等七十餘種植物之中。
那麼,白黎蘆醇具備哪些使人更健康的功能呢?
(A) 降低心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 缺血性心臟病, 高血壓)風險
RSV 影響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及 脂肪, LDL的代謝。花生四烯酸屬於必須脂肪酸(Omega-6), 花生四烯酸代謝後主要產生前列腺素, 血拴素以及白三烯, 對於嬰兒腦部發育相當重要。不過, 花生四烯酸不一定必須從飲食中直接攝取, 人體可由堅果類, 種子類植物中攝取合成, 因此花生四烯酸的過度攝取過量是目前先進國家飲食中的一大問題。花生四烯酸主要促進人體中發炎反應, 適度以及適時的發炎機制可以調節免疫, 但是過度的花生四烯酸會造成發炎因子的上升調控以及血拴素的生合成, 進而造成心血管疾病。 白黎蘆醇可以調節血液中花生四烯酸的濃度以及代謝(Moreno et al, 2000)進而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a). http://www.nap.edu/openbook.php?isbn=0309039940
b).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0871330
(B) 抗氧化, 延遲老化
RSV關於延遲細胞老化的相關科學文獻2003年發表於 Nature雜誌。Howitz et al 指出, Resveratrol可以誘導SIRT1基因表現減少p53生成, 進而延長細胞70%的壽命(Yeast: 60%, Fruit fly 30%), 而在Solari et al 的文章也提出, RSV可調控長壽因子Sirtuin表現, 除此之外sirtuin與AMPK細胞訊息傳遞路徑的息息相關, 研究證明RSV的攝取可以調節細胞的生存需求的平衡以幫助細胞延長壽命。
參考文獻:
a)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25/n6954/full/nature01960.html
b)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848587
(c) 調控免疫反應
由於RSV調控了花生四烯酸的代謝, 在免疫發炎反應中也可扮演了調節免疫角色。在過去的研究之中, RSV可以減緩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吸煙患者的GM-CSF, IL8等發炎前驅激素, 進而減緩疾病病程。除此之外,另外有研究指出, RSV的攝取可以抑制活化NF-kappaB進而抑制 IL-6,IL-1beta, TNF-a等Pro-inflammation cytokine,減少不必要的發炎, 也減低罹換血管疾病以及癌症風險。
參考文獻:
a): http://www.nutritionandmetabolism.com/content/5/1/17
b):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4586044
c):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730501
(d) 降低罹癌風險
很多人直覺的以為抗氧化等於抗癌, 這是個不完全正確的概念。氧化後的自由基造成DNA damage 促成細胞的癌化只是癌細胞生成的其中一個原因。其他包括外來化學物質的刺激以及DNA複製錯誤,病毒感染等等錯綜複雜的因素。然而, 罹癌其中一個重要的共同因素便是過度的發炎反應。
發炎反應的產生通常背後代表了兩個意義 : 1)細胞(組織)持續性的傷害 2)特異性的免疫功能不彰, RSV在數篇文獻中證實可減少發炎性細胞激素產生 (IL-1beta, IL-6, TNF-a), 增強免疫細胞認知功能 ( 促進CD4 T細胞對於B細胞血癌的認識進而引起免疫反應的產生)。 除此之外, Puzzeto et al於Science中發表證實, RSV可以減少COX-1/2表現降低NF-kappaB表現, 使癌細胞轉移能力降低, 繁殖力降低並增加治療的可能性。簡而言之, RSV降低罹癌風險的能力構築在調控免疫反應及代謝反應等等, 環環相扣, 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
a):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275/5297/218.short
b):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730501
c):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1854084
Reseveratrol 白黎蘆醇在一般食材中就可以攝取, 依照資料顯示, 即使是相同食材, 內含白黎蘆醇亦因產地, 品種而有所不同。 就以葡萄酒而言, 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加工葡萄酒。 在葡萄酒的攝取中, 建議少量且持續。而對於酒精類不上手的朋友, 也可以從葡萄, 花生, 桑葚等中攝取, 記得 :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囉!
Ref :
http://info.fy.org.tw/59/P11-12.pdf
漫談白黎蘆醇 - 郭順宇副教授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林小布的食品免疫部落格-簡介

第一次認真開始想經營部落格
決定開始經營部落格 並定名為食品與免疫, 其實決定的很倉促~
"Food and immunity" 一直是我想真正深入探討的話題。
2010年的Nature immunology發表了一篇名為: Vitamin D controls T cell antigen receptor
signaling and activation of human T cells的文章
那是我在日本求學時期, journal club的報告中最慘烈的ㄧ次 , 也是印象深刻的ㄧ次。
文章內容對於VitD影響了VDR(Vitamin D Receptor )進而影響PLC-gamma1的表現~
內文學術的部分有興趣的人可以查閱並和我一起探討。
不過, 最有趣的是, 當免疫學漸漸把觸角伸向營養學時, 真的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Biotechnology,又稱為生技, 並不是單純的ㄧ門純科學。
更切卻一點的說, 我喜歡稱為這是一門雜學。
生物科技簡單的包含了植物生物技術及動物生物技術。
當然免疫學也是其中一門生物科技學。
但是, 生物技術並非單純學術,而是可以應用於一般生活上的實用科學。
我, 今年三十, 對於很多大學者而言, 我不過是剛冒出頭的新芽。
但是, 我願意用自己對於食品科學和免疫學的專業和喜愛,
和大家分享ㄧ些簡單的科學新知, 並附註上一些詼諧或許不甚成熟的點評。
希望可以有越來越多的讀友可以分享自己的意見, 讓這裡成為share 健康的園地。
簡歷
作者 : 林俞宏
生日 : 1982/01/21
血型 : B
星座 : 水瓶
學歷 :
東海大學 食品科學系 2000-2004
國立暨南大學 生物醫學科技研究所 2004-2006
日本 大阪大學 醫學系研究科 癌免疫學專攻
經歷 :
高雄榮民總醫院 內科部感染科 2007-2009
日本 大阪大學 呼吸器,免疫過敏內科學 教學助理 (T.A.) 2009-2012
獲獎 :
國泰 優秀成績獎學金 2004-2006
JASSO 日本私費留學生獎勵金 2009-2010
兵庫縣台灣同鄉會 留學生獎學金 2010-2012
大塚敏美國際獎學財團獎學金 (大塚製藥) 2011-2012
大阪大學 微生物病學研究所獎學金 2012-2013
專長 :
腫瘤學, 免疫學, 生物化學, 分子生物學, 微生物學, 基礎營養學 等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黃耆萃取物對於癌症末期臨床症狀緩解具有相當功效
2012-05-08 13:32:00 華人健康網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6至9成的末期癌症患者會出現癌因性疲憊的困擾,癌因性疲憊症是因癌症或癌症治療所造成生理、情緒與認知功能的持續耗竭,這類疲憊並無法藉由休息獲得緩解,且對患者的影響甚至超過疼痛、暈眩與憂鬱。有臨床研究顯示,黃耆萃取物可以有效緩解癌因性疲憊的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雙和醫院發表「癌因性疲憊症學術成果發表會」,研發發現,黃耆萃取物可改善癌末患癌因性疲憊症。
雙和醫院副院賴允亮表示,根據一項使用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診斷標準,針對265位台灣癌症患者疲累症狀的分析顯示,高達8成以上的患者在睡覺後仍感到疲累,且精神無法恢復、全身虛弱沈重、記性變差;高達7成以上者會出現睡眠困擾、做事情無法持續,甚至需要勉強自己做事等症狀。
雙和醫院針對接受安寧緩和照護,且具中重度疲勞症狀的晚期癌症病患,以注射黃耆萃取物進行研究,黃耆是補氣中藥材,可以補氣升陽。賴允亮表示,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接受黃耆萃取物的患者有6成症狀獲得改善,效果可維持8周的時間。
為了緩解癌因性疲憊症對患者造成的困擾,研究人員從黃耆中萃取多醣成分,研究發現,黃耆多醣具有雙向調節免疫功能的效用,且可使免疫及細胞功能趨於正常,改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的造血功能,改善癌症患者不適及疲勞的情形。 賴允亮針對接受安寧緩和照護,且具中重度疲勞症狀的晚期癌症病患,以注射黃耆萃取物進行研究。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接受黃耆萃取物的患者有6成症狀獲得改善,效果可維持8周的時間。參與黃耆萃取物改善癌因性疲憊症臨床試驗的患者,都是經由台灣簡明疲憊量表(BFI-T)進行評估。此量表是由美國癌症權威中心MD Anderson研發,台灣中文版是由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林佳靜院長確認信效度,符合台灣臨床需求。將藉由蒐集患者的血液檢體,進行免疫相關指標檢測,未來以發展治療的相關藥物。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811
點評 : 黃耆補氣雖然是老一輩人家都常使用的方式, 但是第一次可以科學應用到臨床可以說是相當令人振奮。 建議如果工作繁忙,壓力精神過大的朋友們不妨試試看, 黃耆+紅棗+枸杞熬粥, 補氣唷 (p.s 至於容易上火的朋友就得好好考慮一下囉!)
根據統計,6至9成的末期癌症患者會出現癌因性疲憊的困擾,癌因性疲憊症是因癌症或癌症治療所造成生理、情緒與認知功能的持續耗竭,這類疲憊並無法藉由休息獲得緩解,且對患者的影響甚至超過疼痛、暈眩與憂鬱。有臨床研究顯示,黃耆萃取物可以有效緩解癌因性疲憊的症狀,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雙和醫院發表「癌因性疲憊症學術成果發表會」,研發發現,黃耆萃取物可改善癌末患癌因性疲憊症。
雙和醫院副院賴允亮表示,根據一項使用最新版國際疾病分類診斷標準,針對265位台灣癌症患者疲累症狀的分析顯示,高達8成以上的患者在睡覺後仍感到疲累,且精神無法恢復、全身虛弱沈重、記性變差;高達7成以上者會出現睡眠困擾、做事情無法持續,甚至需要勉強自己做事等症狀。
雙和醫院針對接受安寧緩和照護,且具中重度疲勞症狀的晚期癌症病患,以注射黃耆萃取物進行研究,黃耆是補氣中藥材,可以補氣升陽。賴允亮表示,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接受黃耆萃取物的患者有6成症狀獲得改善,效果可維持8周的時間。
為了緩解癌因性疲憊症對患者造成的困擾,研究人員從黃耆中萃取多醣成分,研究發現,黃耆多醣具有雙向調節免疫功能的效用,且可使免疫及細胞功能趨於正常,改善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的造血功能,改善癌症患者不適及疲勞的情形。 賴允亮針對接受安寧緩和照護,且具中重度疲勞症狀的晚期癌症病患,以注射黃耆萃取物進行研究。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接受黃耆萃取物的患者有6成症狀獲得改善,效果可維持8周的時間。參與黃耆萃取物改善癌因性疲憊症臨床試驗的患者,都是經由台灣簡明疲憊量表(BFI-T)進行評估。此量表是由美國癌症權威中心MD Anderson研發,台灣中文版是由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林佳靜院長確認信效度,符合台灣臨床需求。將藉由蒐集患者的血液檢體,進行免疫相關指標檢測,未來以發展治療的相關藥物。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811
點評 : 黃耆補氣雖然是老一輩人家都常使用的方式, 但是第一次可以科學應用到臨床可以說是相當令人振奮。 建議如果工作繁忙,壓力精神過大的朋友們不妨試試看, 黃耆+紅棗+枸杞熬粥, 補氣唷 (p.s 至於容易上火的朋友就得好好考慮一下囉!)
訂閱:
文章 (Atom)